以下正文:
最近刷朋友圈,发现有个很少冒泡的朋友,突然在朋友圈晒自己自己新买的奥迪 A6。
我有点震惊,因为这哥们儿原来的工作虽然稳定,但是也没啥油水啊,他哪来的钱换好车?
我就评论说:恭喜恭喜!哥们儿你这真人不露相啊。
他才谦虚说,公司这几年效益不好,自己从去年开始做点小生意。之前没什么起色,也就没怎么提说,今年收入稳定些了才买个车在朋友圈纪念一下。
事后,我忍不住和员工感慨,果然老话说的对:闷声干大事。
真正有本事的人都在默默耕耘,要晒就晒结果,而不是在朋友圈狂立 flag。
创业这些年,我见过不少这种人:
要么在朋友圈狂立人设,每天发各种自己的“看书体验”;要么什么火了蹭什么,ChatGPT刚出来,他都能把自己包装成「资深大佬」。
但是一旦你和这种人深入交谈起来,就会发现其实他们脑袋空空,虽然空有一肚子“碎片知识”,但是显然认知远远超过了实践进度。
为什么说闷声干大事的都是牛逼的人,因为他们抓住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干”,只要行动了,肯定会收获。
我直播说我第一次创业失败,欠了几百万的债务,有人觉得我吹牛逼,怎么可能失败一次后,紧接着就敢二次创业?
你要说完全没压力,那肯定不现实,我有段日子都愁得睡不着觉;但是你要是说一蹶不振再也不敢创业,那真不至于。
因为上次失败了,但是我完整地跑过了一轮业务啊,我也知道赚钱的项目有什么特点,后来我敏锐观察到了风口来了,我为什么不敢再创业?
所以,千万不要低估行动的力量,任何一件事只要你抢先干了,就会比别人多出先发优势,哪怕失败再来,你肯定也跑得更快。
为什么这么说呢?
第一,这个世界上,除了自己和少数家人,没几个人真的希望你过得好。
但凡你有点P事儿,就到处嚷嚷,得到的肯定都是负面反馈。
之前有个高中朋友请我吃饭,说现在生意不好做,有什么项目能不能带带他,我就给他提了无人直播带货这回事,详细的操作流程和变现路径也说了。
他一开始觉得很好,结果回去没几天和我说,周围的人听说他要做这个,都觉得不靠谱,他自己也没什么信心,还是算了。
我还能说什么,一个人本来就容易被外界干扰,自己还管不住嘴的人,注定难有所成。
第二,其实事以密成这句话后面,还有一句,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语及所匿之事”。
大概意思是说,有时候你泄露的可能不仅仅是自己的秘密,还可能是对方的心思,从而为自己带来麻烦。
当年《步步惊心》在拍摄阶段,各种宣发就铺天盖地,制作方更是直接打出了「清穿鼻祖」的口号,就差直接庆祝了。
结果,鸡贼于正看到以后,直接快马加鞭赶出一部同类型的剧《宫》,提前大半年抢先播出,狠狠赚了一博眼球,当时很多人都以为这部剧才第一部拍摄的“清朝穿越剧”。
半年后,《步步惊心》播出,用户看穿越剧的新鲜劲儿过了,热度自然不行,所谓的「清穿第一剧」名号也成了业内的笑柄。
所以我说,八字没一撇,就先低调行动。
不是有那么一句糙话吗?你成功了,放屁都有道理;你失败了,再有道理都是放屁。
俗话说,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鬣狗到处窜,遍地是大哥。
创业这么多年,我发现越是低层次的人,因为没什么正经事,越爱凑到一起东家长西家短的,嘴里藏不住事儿。
反而越是层次高的人,越爱闷声干大事,因为人上升到了一定阶段,就不屑于到处分享琐事了,也因此少了很多烦恼,反而更容易前行。
每年过年,老家的亲戚凑到一起,总爱说自己家去年买了什么车,今年打算换个什么车。
明明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却恨不得自家有一粒花生米都得拿出来显摆显摆。
然后有个上大学回来的表哥,从来不掺和到这些事情里,既不炫耀自己的学校,也不说大城市的生活多好多好,家里来人了打个招呼,就进房间,所以大家搓麻将、出去玩儿什么的也不叫着他。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在准备考公复试,春节期间刚出来的初试成绩,他硬是谁都没说,在家准备专心准备复试,考上了北京的某市直单位。
圈子小的时候,风吹起涟漪,都是大事儿;见识多了以后,泰山崩于前,也能不动声色。
最后
当然了,闷声干大事,不是说让你“闭门造车”。
而是说在目标明确的情况下,低调行动起来,要知道很多宝贵的经验,就是得你自己一遍遍去“试错”得来啊。
在这期间,任何声张都是无意义的,要么给了别人阴你的机会,要么给了别人笑话你的把柄。
这种人还觉得发发朋友圈,立立flag 显得自己积极向上,但实际上是“玻璃灌里养蛤蟆——前途光明,出路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