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全国生态环境日来临前夕
海宁发布了新一期鸟类监测成果
本轮调查新增鸟类11种
其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
去年11月到今年7月,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宁分局联合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相继开展了秋季迁徙期、冬季越冬期、春季迁徙期和夏季繁殖期4次鸟类调查,调查共布设9条监测样线,覆盖了长水塘水源生态湿地、泰山港水源生态湿地、盐官镇桃园村、尖山小西湖、市区鹃湖公园、钱塘江大缺口等生物多样性重点区域,较为系统地掌握了我市监测区内鸟类的物种组成、分布特征、动态变化及主要威胁因素。
经过鸟类调查团队监测发现,本轮调查共记录鸟类14目40科74属97种,总数4816只。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种,分别为黑脸琵鹭和卷羽鹈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0种,分别是白琵鹭、鹗、凤头鹰、红隼、鹊鹞、日本松雀鹰等;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3种,分别是琵嘴鸭、绿头鸭、针尾鸭等。
卷羽鹈鹕
白琵鹭和黑脸琵鹭
日本松雀鹰
另外,还有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濒危等级的鸟类2种,近危等级8种。和前期监测相比,本轮新增鸟类11种,包括红头潜鸭、花脸鸭、红角鸮、大杜鹃、鹊鹞、白额燕鸥、翘嘴鹬等,其中花脸鸭、鹊鹞、红角鸮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头潜鸭
大杜鹃
翘嘴鹬
花脸鸭
海宁是嘉兴市首个开展县域重点物种生物多样性调查的城市,自2020年冬季以来,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鸟类调查团队持续在我市开展调查监测,截至目前,我市共记录鸟类达18目52科125属196种。
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分别为黄嘴白鹭、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和卷羽鹈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2种,分别为仙八色鸫、鸿雁、林雕、苍鹰、雀鹰、黑颈鸊鹈、赤腹鹰、白琵鹭等;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20种,分别是翘鼻麻鸭、针尾鸭、短嘴金丝燕、凤头麦鸡、长嘴剑鸻、白额燕鸥、红颈滨鹬、弯嘴滨鹬、三宝鸟、黑枕黄鹂等。
海宁有山有水,通过5年调查发现,我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生物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吸引了一大批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来这里栖息和繁衍,变成了鸟儿生活的乐园。
本文来源:大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