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4-29 10:27:35
|
查看: 1345 |
回复: 0
一方投影用的屏幕,一束暖黄的灯光,几个手艺人加上他们的皮影傀儡,就能上演一出大戏,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
在孩子的眼中,皮影戏是灯下的精灵;在大人的眼中,皮影戏富有国粹的文化底蕴。由浙江省唯一的皮影戏剧团——海宁皮影艺术团创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国粹《西游记》将于明年1月13日在杭州临平大剧院上演,昨日已正式开票。
什么是皮影戏
皮影戏(ShadowPuppets),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并用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中国皮影戏是中国戏剧的一种,也是我国固有民俗技艺之一,更是现今少存的传统国粹。作为幕影文化娱乐形式,皮影戏巧妙地结合了民间的雕刻与绘画技艺,同时还吸收了传统戏曲、表演及文学艺术的精华,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已久,2011年11月27日,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千年传承南派皮影焕发新彩
海宁皮影戏起源于南宋时期,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不久,即有北方皮影艺人到临安戏场(当时称为瓦舍)演出。海宁地近都城,皮影戏很快在境内传播,并与海宁当地的“海塘盐工曲”和“海宁小调”相融合,同时吸收了“弋阳腔”等古典声腔,改北曲为南腔,形成以“弋阳腔”“海盐腔”两大声腔为基调的古风音乐。当时,达官贵人、上层人士在寿庆、喜期、丧吊宴会时,都会请艺人演出皮影戏。
清代光绪年间,海宁皮影戏一度衰落,艺人大多转务农业。不过他们仍在乡间传统节日和民间婚丧喜事中演出,将唱词和道白改成海宁方言,逐渐为乡闾喜爱,又趋繁荣。当时,蚕户们为求祈丰收,养蚕前由独家或几家合起来请皮影戏班演出,通宵达旦。演毕,由戏班揭银幕(桃花纸)贴于蚕匾,以示吉庆,再由蚕户给戏班换上银幕,此谓蚕花戏习俗。海宁皮影戏也因常演“蚕花戏”而被称作“蚕花班”。
清末民初,是海宁皮影戏又一个兴旺时期。20世纪30年代,活动在海宁农村的皮影戏班有几十个之多,艺人达数百人,出名的就有城北的邱兆兴、木香的陈玉林等十几副班子。
新中国成立后,海宁皮影戏几经浮沉,到1954年,海宁市仅存4个业余班团。1980年,海宁市恢复皮影剧团,但操作人员不齐备,又后继乏人,业务也不景气,并于1982年停止演出。
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斜桥镇70多岁的原郎家班艺人郎自立和附近的几位老同行一起组成了皮影戏演出班子,令海宁皮影戏东山再起。2004年,沈圣标先生牵头成立海宁市江南皮影艺术团(今海宁皮影艺术团有限公司),多年苦心经营,海宁皮影戏再续辉煌。
海宁皮影艺术团现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多年来编创、排练传统剧目几十部,代表作有《闹龙宫》《鸡斗》《水漫金山》《大战牛魔王》《盗仙草》等。作为浙江省唯一的皮影戏剧团,海宁皮影艺术团多年来承担对外演出与交流的重任,曾多次获得全国和省级奖项。
演出剧目
《孙悟空大战牛魔王》
唐僧师徒去西天拜佛求经,途经火焰山,被熊熊烈火阻挡了去路。孙悟空找铁扇公主求借芭蕉宝扇,却被牛魔王变成猪八戒的模样骗了回去,恼羞成怒的孙悟空用金箍棒狠狠地教训了牛魔王,最后成功借得芭蕉宝扇。
《孙悟空闹龙宫》
孙悟空在花果山操练猴子猴孙,苦于没有称手兵器,在老猴子的指引下来到东海龙宫求借兵器,孙悟空力大无穷,成功拔起九龙定海神针,东海龙王却反悔了,召集四海龙王阻止悟空拿走神针。悟空恼怒,用金箍棒狠狠地教训了四海龙王,胜归花果山。
《红孩儿》
红孩儿用计掳走唐僧,孙悟空前去搭救,却被三昧真火所伤。孙悟空请来四海龙王,龙王所降之水无法灭三昧真火。最后,孙悟空请来观音菩萨才成功收服红孩儿,救出唐僧。
演出时间:2024年1月13日14:00/16:00
演出地点:杭州临平大剧院·小剧场
演出时长:60分钟
演出票价:200/150/100/50(惠民票)元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