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187

    主题
    发表于 2024-4-5 00:17:44 | 查看: 1205| 回复: 0






    编者按:

    今年是毛泽东同志批示学习推广“枫桥经验”60周年暨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坚持发展“枫桥经验”20周年。上世纪60年代由诸暨枫桥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经验”,历经全国各地坚持和发展,成为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的一面旗帜。走过60载,“枫桥经验”缘何持续焕发旺盛生机与活力?近日,由中国记协支持指导、中国县市报研究会协办、诸暨市融媒体中心发起、全国百家融媒体共同策划实施的“花开中国——百家融媒体‘枫桥经验’60周年调研行”活动走进我市,实地探访城市治理这一命题背后的“海宁答案”。

    “我们同意安装,晚上下了班就过来签字。”电话中,海宁市硖石街道西山社区隆兴嘉苑小区一位住在6楼的居民给社区书记金美凤带来了同意楼道加装电梯的好消息。

    其实近几日,金美凤已多次上门沟通此事,但对方顾虑很多,下不定决心,所以她决定晚上再上门聊聊,没想到第二天直接就答应了,这样一来该楼道就能顺利实施加装电梯工程了。目前,西山社区新增8台加装电梯公示。



    “群众想什么,我们干什么”“不想难不难,只想怎么干”。在西山社区,一切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都围着群众转,群众的事群众办,让群众全程参与,最终让群众受益,从而构建起党委领导、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新时代城市社区高效治理的“西山经验”。

    “西山经验”何以闪亮?

    “有事就找金书记”

    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是今年海宁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也是居民口中的热门话题,在以老旧小区为主的西山社区,热度更甚。社区在调研中发现,提出想装电梯的楼道里面,大多数人意愿强烈,但也有犹豫的,顾虑主要在经济层面。

    这段时间,金美凤进入了“白加黑”的工作模式。她说,一方面是做少数有困难、不同意签字居民的工作,上门一次不行就两次三次,情况要掌握清楚,另一方面是对接供应商,为居民争取更多利益。对于家庭经济负担重的个别住户,金美凤也专门想了帮扶办法,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几天,又有5台加装电梯进入了协商阶段……



    “有事就找金书记。”在西山社区,这句话一直管用。

    今年53岁的金美凤,是首批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在西山社区工作了23年。2001年,刚进社区工作不久的金美凤,为了让社区新老居民都能随时联系到自己,便开设了“金姐热线”。热线就是她办公室的座机,当无人接听时会转到她的手机上,并且24小时不打烊。后来有了微信,金美凤又公开了自己的微信号,居民不需要验证就能直接成为其好友。



    20年来,金美凤的电话与微信始终繁忙。空巢老人无依无靠,日子单调,她就圆了老人坐飞机旅行的梦想;年长的居民半夜身体不适电话求助,她二话不说,送对方到医院看病……经常会有人问她,24小时不关机,累不累?碰到矛盾纠纷,往往也不是靠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后期还得付出更多。金美凤说,累肯定累,以前压力大的时候甚至还哭过几次,但是事情总要有人做,总要去做做看。

    从一开始的金书记,到后来的“金哥”“金姐”“金妈”……金美凤在群众口中渐渐有了30多种“身份”,每一个“家人式”的称呼背后,是她工作的一个个足迹,也是群众的一声声认可。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西山社区在“大管家”“领头雁”金美凤的带领下,攻克一个个难题,焕发了新活力,从屡屡“登上”海宁市治理黑榜的后进社区,转变为全国先进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全国民主法治示范社区等10项国字号荣誉加身的明星社区。

    1万种“需求”2万个“回应”

    西山社区干一样、成一样,是靠社区书记带着十几个工作人员没日没夜地奔走忙活吗?显然不可能。西山社区位于老城区,常住人口有1万多人,且以老年人和新居民为主,是典型的“没人没钱没资源”,日常的服务供给和管理压力都很大。

    如何才能破局?

    时间回拨到2008年,彼时西山社区新居民剧增,一系列矛盾频发,管理一时难以应对。困难面前,西山社区党委想到了建立党委联动机制,将警务室、财政局、团市委等共建单位作为社区党委联建单位,壮大社区管理力量。

    随着服务、治理工作的不断深入,社区又逐步吸纳9家上市企业、7个异地商会、240多名新乡贤新阶层人士等社会资源组建党建联建“大矩阵”,顺利解决了新居民矛盾调解、龙城商圈文明创建、公共自行车进小区、西山公园驿站改造等问题,群众获得感不断提升。



    十多年来,西山社区不断发挥党组织优势,聚焦“一老一小一新”等重点人群,链接社会资源,孵化培育了包括海宁市最大的枢纽型社会组织——“爱心联盟”在内的43家社会组织。如今,参与西山社区基层治理的,不仅有包括社区书记在内的1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还有32名专职项目社工、社会组织链接的2.1万余名志愿者。从走访慰问、红色代办等日常服务到矛盾调解、幼儿托育、居家养老、创业增收等高阶服务,社会组织承接的项目范围越来越广。



    今年夏天,已走过13个年头的海宁西山社区“爱心教室”如期开班,130多名“小候鸟”坐得满满当当。14年坚守,一批又一批新居民孩子在暑期和父母相聚,在西山社区收获陪伴与成长,原先的受益者在长大后也加入了志愿服务行列,继续帮助其他孩子。



    为满足老年人“一餐热饭”需求,今年西山社区成功引进海宁宾馆进驻西山幸福家园党群服务综合体,解决了爱心餐厅的运营问题,提供更加安全、实惠、便捷的就餐服务。“有专业的餐饮团队来运营,口味有保证,我们都爱来吃。”忠实“粉丝”张阿姨对爱心餐厅有着高度评价。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哪怕1万个居民提出1万种需求,西山社区也能迅速号召2万多名志愿者想出应对之策,彰显出西山社区问需于民的工作机制。

    为弄清“群众心里想什么”,社区制定“需求清单”,分类梳理爱心民生、综合服务、公益慈善、支持保障、特殊群体关爱五大类112项需求;为弄清“社区资源有什么”,社区制定“资源清单”,整合“爱心联盟”“红暖家”“姜姐工作室”等社会组织,链接企业、商会、新乡贤等众多社会资源;为弄清“社区可以做什么”,社区制定“项目清单”,量身定制“潮城大喇叭”反诈骗志愿服务、“文明海宁一道走”、“121爱回家”等65个服务项目。三张清单,为社区居民凝聚社会力量,提供精准服务。

    破除“干部干、群众看”怪圈

    “群众意见是评价我们工作的‘一面镜子’,怎么改进工作,要多听听群众怎么说,让群众也参与进来。”西山社区工作人员常这么说也这么做。

    小区物业管理粗放,居民意见多。为此,西山社区专门组织在隆兴嘉苑睦邻协商驿站召开协商会,而且一开就是5次。一开始在协商中,大家多是大声发牢骚,直到第5次,参会居民的声音没那么大了,说话口气明显温和不少。

    变化缘何发生?拿王阿姨来说,她平时喜欢挑物业管理的毛病,也时常和物业发生矛盾冲突。后来社区上门动员她担任小区监督员,让只挑“毛病”的王阿姨,去提建议。在王阿姨等人的监督建言下,小区物业管理还真有了明显提升。服务好了,骂声自然就停了。

    类似的事情有很多。2018年7月,在相院里老旧小区改造中,不少居民专挑项目建设中的管理漏洞集中反映投诉。见此状,社区及时成立了“工程改造监督团”,主动组织居民去工地集中“挑刺”。这些居民后来还成了兼职网格员、楼道“红管家”、微网格长等社区治理骨干成员。



    西山社区每年通过居民议事会、满意度测评等方式,让不同的群众利益诉求得到充分表达,同时也让大家参与其中,发挥自身能量,助力社区治理。

    曾荣获“中国好人”称号的老教师金吕平,牵头创办了“智慧课堂”,让来自新居民家庭的孩子们在周末有一个好去处;新居民张清平通过发挥“乡音、乡情、乡俗”作用,带领“乡帮宁”新娘舅帮帮团调解涉及新居民群体劳资纠纷、婚姻家庭矛盾等各类纠纷……群众的这些“操作”,让西山社区走出了干部干、群众看的怪圈。

    让群众参与,既是认识论,也是方法论。金美凤说:“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社区工作就不再难。”对于西山社区的群众来说,这几年不仅“有呼必应”,而且“一呼百应”,现在甚至还能“未呼先应”。

    为了能将隐性的问题提前发现,让特殊的问题提前预警,西山社区依托数字赋能,建成了海宁民生综合体“驾驶舱”、“益呼应”服务平台、“同心共富”社会服务应用场景的总枢纽。以“益呼应”为例,社区里的老人只要佩戴上智能手环,“1次按键3分钟回应10分钟到达”,小至购买生活用品,大至身体不适呼救,随时调度志愿者即时处理。



    十几年来,西山社区在城市社区高效治理方面先行先试先突破,实现由乱而治,建立起一个立足西山、服务海宁的庞大社会服务网络。好用管用实用的“西山经验”,受到了浙江省委书记易炼红的点赞。嘉兴专门在海宁召开现场会,明确全域推广“西山经验”。仅今年上半年,西山社区就吸引了全国各地超150批次、4000多名干部考察学习。



    “西山经验”启示录: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西山社区何以形成“西山经验”,对基层社会治理又带来什么启示?

    落脚点是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忧心事烦心事,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西山社区坚持问题导向,敢于直面问题,善于解决问题,工作推崇实干、务求实效。社区书记金美凤就是最好的例子,诠释了社区干部如何沉得下、立得住、干得成、信得过。

    关键是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以社会组织为纽带,串联起党委政府、企业商户、基层群众等各方主体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西山社区以9%的党员带动91%的人,党组织发挥引领、统筹作用,组织、协调和整合各方资源为社区治理汇聚正向能量,实现40多家社会组织链接2万多名志愿者随时可项目化开展活动。

    本质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开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城市版的创新实践。西山社区让群众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大受益者、最广参与者、最终评判者,每个小区都开出了“居民会客厅”“小区红管家驿站”“楼道议事会”等不同形式的问需场所,健全相应组织动员机制,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西山经验”实践成果有目共睹,学习借鉴有路可循,必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绽放更耀眼光芒。



    “枫桥经验”不再是高深莫测的名词

    而是海宁当下徐徐展开的图景

    最后

    让一起来听听见证者怎么说



    硖石街道党委副书记 冯明:

    在坚持和实践新时代“枫桥经验”中形成更多的城市社区治理“西山经验”。

    “枫桥经验”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2022年,我去枫桥参观学习,其中印象最深的一点就是把群众工作的触角延伸到千家万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把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西山由乱到治的精彩蝶变,在我看来,其根本就是坚持群众路线。在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实践中,将基层工作与群众利益相结合,最终形成了“有呼必应、一呼百应、未呼先应”双向互动的善治图景。可以说,“西山经验”是聚焦城市社区普遍性治理难题、探索打造“枫桥经验”城市版的实践成果。

    践行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硖石街道也在积极深入开展“枫桥式”基层单元创建,从社区向企业、园区、市场、工地、校园等多领域拓展,建立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将群众诉求“一竿子”管到底,打造“枫桥经验”版本群。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也对我们打造多元共治品牌、提升一站式基层智治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如何在线上线下高效协同中,加快形成“有呼必应”的闭环处置机制、“一呼百应”的动员参与机制和“未呼先应”的研判预警机制。

    监制丨宓肖明

    编辑丨高婷 董宁佳

    来源丨大潮APP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1:51 , Processed in 0.07950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