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379

    主题
    发表于 2024-4-19 00:36:02 | 查看: 1234| 回复: 0


    第二课时教学方案设计

    【教学目标】

    4.通过家乡特产发布会,知道家乡丰富的物产。

    5.通过探究,了解和感知家乡人的可爱,产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6.通过交流,知道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惯和特色,懂得要互相尊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家乡丰富的物产和感知家乡人的美,产生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难点:探究成为特产的原因,感知家乡人美,产生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家乡特产真不少

    (一)了解什么是特产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魔术盒,它会变出什么宝贝呢?我们一起来揭秘吧。

    学生点击课件,出现一样物品

    粽子黄酒糟蛋皮衣大头菜槜李

    7.你能帮这些物品找到它们的家乡吗?课件出示,学生连一连嘉兴城区嘉善海宁桐乡海盐平湖

    8.这些物品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它叫——特产,什么是特产呢?

    课件出示:特产就是指一个地方特有的、著名的产品。特产可以是吃的,喝的,也可以是用的。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开始,老师摆个噱头——带来魔术盒要跟孩子们一起揭秘,充分调动其学生积极性,成功吸引他们的眼球。这些物品中有吃的,有喝的,有用的,而且还都是嘉兴各地区的,让学生从身边开始,较好地理解了什么是特产。

    (二)家乡特产发布会

    备注:每个家乡都有不同的特产,如嘉兴粽子、桐乡毛衫、嘉善黄酒、凤桥水蜜桃、海盐大头菜等,教师要根据学生自身家乡有的特产展开具体的教学,下面就以海宁为例。

    1.我们家乡海宁有哪些特产呢?课前同学们进行了调查走访,我们一起来召开一个特产发布会吧。

    2.交流展示

    学生资料展示的成果,可以是图片,可以是文字,可以是视频,可以是实物……在随机交流过程中,教师利用课件超链接及时补充资料,适时追问,使学生的交流有进一步的提升。

    (1)食物类特产

    斜桥榨菜(详讲)带实物

    预设:A你吃过吗?口感如何?能为它设计一条广告语吗?

    B课件出示资料:

    .中国名榨菜之最,被誉为国际三大名腌菜之一,“海宁涌潮天下奇观,斜桥榨菜名扬四海”。

    .海宁市斜桥镇的传统产品,是海宁市的著名特产,以其色泽鲜绿、脆嫩可口、营养丰富而独树一帜.

    .截至2009年,“斜桥牌”榨菜在香港市场的售价超过四川榨菜的1/3。销售地区已扩展到全国22个省市,还远销日本、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国。

    海宁松花糕、京粉、长安宴球、盐官缸肉等(略讲)(实物、图片)

    课件出示相应图片

    预设:味道怎么样?松花糕可以当场品一品

    盐官缸肉又叫东坡肉,这里还有典故呢,你知道吗?

    (2)使用性特产

    海宁皮衣(详讲)(资料)

    预设:课件出示

    A.海宁已经成为中国目前最大的皮革服装、皮革制品的集散中心,被誉为“中国皮都”。

    .海宁皮革业不仅成为海宁经济发展的第一支柱产业,更是代言了中国皮革产业的快速发展!

    B课件适时给出数据:根据计算,在海宁平均1.3秒就能诞生一件皮衣。皮衣生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看到这两个数字,你想说什么?

    (三)探究家乡特产成因

    1.同学们,知道它们为什么会成为家乡的特产吗?请你挑选感兴趣的特产,猜一猜,先小组里讨论。

    2.交流(随机):

    预设:(1)斜桥榨菜:海宁的水土、气候适合榨菜的生长(略讲)

    (2)松花糕、京粉、盐官缸肉、长安宴球:口感好,符合海宁人的口味(略讲)

    (3)皮衣(这个有难度,需要老师指引)A为什么皮衣会成为海宁的特产呢?

    B你看,老师找到了一张照片——这是海宁制革厂,你知道制革厂最早成立于什么时候吗?1926年,已有90多年的历史了。

    C那个时候呀,制革在中国乃至世界可都是一个技术难题。怎么办呢?我们来认识一下于爷爷。课件出示图片,录音。

    录音材料: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于义带着科研小组白手起家,攻破了一个又一个的制革技术难题,培养了一批制革能手。后来,他们纷纷出来办厂并又带动了一大批人,从不产皮的海宁,因为掌握了皮业产业链的核心环节——制革技术,在竞争中占到了先机。海宁皮革服装因此而火爆中国乃至国际市场,海宁皮衣就成为了家乡的特产。

    D现在你知道皮衣为什么能成为海宁的特产了吗?

    随机点评:先进的制革技术、心灵手巧的海宁人、高明的裁剪技术、加工技术、国际时尚的设计……

    3.小结提升:看来这些特产和家乡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传统等密切相关。

    设计意图:家乡特产发布会上有实物,有文字,有图片,说一说,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尝,感知家乡丰富的特产。探究皮衣成为海宁特产的原因学生有难度,教师设置悬念,通过看制革厂老照片、认识海宁制革领军人物、听录音介绍等,步步引领、层层推进,最终学生明白皮衣之所以成为海宁特产水到渠成。

    二、家乡人儿更美丽

    备注:家乡不同,家乡的人自然也不同,教师要根据学生身边的美丽家乡人,选取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美丽家乡人来展开这一板块的具体教学,下面就以海宁为例。

    (一)探寻海宁名人

    1.家乡的景美,物美,人更美,我们海宁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你知道有谁吗?

    预设:(课件随机出示人物图片)

    A徐志摩:知道他的代表作吗?随机点评:海宁有志摩故居,东山公园南坡专门修筑了一条志摩诗径。

    B金庸:看过他写的哪些电视剧?一代武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

    忆。金庸故居就在海宁袁花。

    王国维、李善兰、沙可夫……

    设计意图:心灵美的家乡人很多,教师需要取舍。海宁有名人文化,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需要探寻。

    (二)聆听农场主故事

    过渡:这些家乡人令我们敬佩,那么在我们身边的海宁人又是怎么样呢?还记得上节课领略海宁风光时,同学们对有家农场印象深刻,现在我们来听听这位农场主徐燕阿姨的故事吧。

    录音讲述徐燕故事:一名大学生的“家庭农场”梦

    徐燕阿姨本来是一个和农业毫不沾边“萌妹子”,但是大学毕业后她来海宁市袁花镇长啸村,当起了大学生村官。怎么提高土地产出呢?徐阿姨想:我是不太懂农业,但我熟悉网络,信息面广。这是我的优势啊!我可以为村民提供信息和政策咨询服务。农户资金有困难怎么办?我可以帮助申报“金桥扶持”项目呀。村民的种植技术怎么提升呀?我可以联系镇成人教育学校,与长啸村果蔬基地联合举办农村科技实用人才培训班。

    为了让村民们看到现代高效农业带来的效益,2013年6月,徐燕阿姨自己在村里创办了“有家农场”,带头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总会换来认可!”徐阿姨倔强地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徐阿姨的有家农场里长出了蘑菇、结出了火龙果,一辆辆旅游大巴开进田间地头。村民们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总喜欢到徐阿姨的农场里转一转、坐一坐,探讨一下农业发展的新思路。徐阿姨也被评为“最美乡村好青年”、嘉兴市“十佳创业之星”等称号

    1.听了徐阿姨的故事,你了解到什么?去过有家农场吗?吃过他们种植的蔬菜水果吗?

    2.同学们,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徐阿姨吗?电话联线徐燕。

    预设:徐阿姨,你好!作为一名大学生,你可以留在城市找一份舒适的工作,为什么还要回到农村呀?

    小结:通过电话联线,相信同学们对徐阿姨有了更多的了解,徐阿姨大学毕业却扎根农村,种植有机蔬菜水果,带领大家致富,是美丽的海宁人。

    设计意图:课堂中电话连线徐燕,学生更有真实感,对于大学生扎根农村,服务农村的感受更深,情更浓,学生自然就感受到家乡人儿真美。

    (三)说说我眼中的人

    那么你眼中的美丽海宁人还有谁呢?他们美在哪儿呢?

    (四)走进海宁志愿

    1.刚才有同学说到海宁志愿者很美,这个特殊的寒假,受新冠肺炎病毒疫情的影响,志愿者们身影几乎遍及海宁各个角落,他们在做什么?有你认识的人吗?

    2.是的,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课件播放图片,看网络链接)这群可爱的人令我们感动,同学们,你知道目前已注册的志愿者有多少人吗?

    3.小小一座海宁城,目前已注册的志愿者超过15万名,也就是说平均6人中就有1名是志愿者,而且这个数字还在持续增加。听到这儿,你有什么想说?

    4.不仅在这个特殊的寒假,在平常的生活中,海宁志愿者——这群可爱的人也在无私奉献着。播放视频《海宁志愿者》

    小结:志愿者,这是海宁的温暖名片!人人都争当志愿者,这个城市怎么会不美?

    设计意图:海宁志愿者,这个群体真了不起,它的事迹曾在2017年登上人民日报。多次在浙江省、嘉兴等受报道跟表彰,海宁竟然每6人中有1个就是志愿者,这是多么强大的爱心团。这个寒假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志愿者们遍布海宁各个角落,学生的家人朋友可能都是志愿者,孩子们肯定有话可讲,有情而发,走进志愿者,感受家乡人美就落到实处。

    三、家乡文化有特色

    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都有值得骄傲的文化,默读书本48页,你了解到什么信息?

    预设:由于地理环境和历史的原因,不同地方的人们在生活与饮食习惯等方面,往往会有不同,甚至在体型,外貌,性格特征上也会有所差异。

    2.你觉得家乡海宁人有什么特别的生活习俗吗?

    预设:打年糕袁花、皇岗轧太平、元宵节灯会、海宁皮影……

    3.走进硖石灯彩,感受海宁灯文化

    A刚才同学们说灯会是家乡海宁的一个习俗,每年的正月十五,海宁人举行灯会,你看过吗?能给我们描述一下吗?图片欣赏。

    B美轮美奂的硖石灯彩令我们折服,胡金龙爷爷一直致力于灯彩的制作,播放视频。看了视频,你了解到了什么?

    预设:最具硖石灯彩制作特色的方法是针;针刺,小型的一盏灯要2万多针孔,大的要几十万孔;胡爷爷希望青少年传承硖石灯彩技艺。

    小结:硖石灯彩已成为是海宁的三大文化之一。作为海宁人,我们希望更多的人来传承硖石灯彩技艺,让海宁的灯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设计意图:书本很重要,在感知不同地域文化时让孩子阅读教材,懂得不同地方有不同文化,要互相尊重。从学生身边的元宵赏灯说起,走进硖石灯彩,感受海宁灯文化的无穷魅力,在学生心中埋下传承海宁灯文化的种子。

    四、课堂小结谈收获

    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了解到我们家乡海宁不仅有着丰富的特产,更有着一群美丽的海宁人,海宁,是一座温暖的城市,生在海宁,我们倍感幸福,朋友们,欢迎您到我的家乡——海宁来!

    课后实践:

    同学们,我们的家乡景美、物美、人更美,在生活中尽情去感受这份美吧!

    附板书设计:

    请到我的家乡来

    家乡特产真不少

    家乡人儿更美丽

    家乡文化有特色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2 23:14 , Processed in 0.08240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