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379

    主题
    发表于 2024-4-16 23:05:59 | 查看: 1372| 回复: 0
    火车行驰在沪杭线上,眼前展开的是一片富饶而又美丽的平原画卷。然当老远有两座秀丽的东西山渐入眼帘时,每个游子内心都会顿生亲情,不由自主地欣叹——噢,海宁到了。

    海宁,美丽的家乡,正因有东西两山,才成就了海宁超然的人文景观。东西两山相距甚近,一衣带水,似乎一伸手就能两山相携。千百年来,两山积淀了众多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展示着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受市内外游客的喜欢。

    01

    东山的历史文化

    东山亦称沈山、审山。据史料记载,宋代有一位任临海、南阳二郡太守的沈景葬于此山,故得沈山之名。又因相传山上葬有汉代被吕后任命为左丞相的审食其之墓,故又称审山。



    东山累积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曾经有晋代建造的智标塔,有唐代诗人顾况及刘长卿的读书台、秦皇磨剑石、葛洪炼丹井等不少名胜古迹。

    东山还和佛教结下了不解的因缘,唐代著名高僧崇惠禅师曾在东山坐禅诵经数年。东山还是古代杭嘉湖一带有名的香市,每到春天,妙智阁一带挤满了祈福的乡民。

    02

    西山的历史文化

    西山的人文景观也同样与东山不相伯仲,西山的八仙桌、烟霞洞、白水泉、闻松亭等胜迹移步迎人,平缓处徒险忽生。



    唐代以来,不少文人墨客登临怀古。西山的惠力寺,还是东晋尚书张延光舍宅所建。所以西山在宋代也称作惠力寺山。寺前矗有唐代的两座石经幢,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山还和唐代的二位著名诗人白居易和顾况连在一起。

    顾况海宁人,是唐至德二年进士,历任秘书郎、著作郎。白居易年轻时受到顾况的器重荐拔。顾况一句:能著此诗,白居也易之谑词,成了文学史上的美谈。

    白居易在杭州做刺史时,曾前来硖石看望恩师顾况,写下了《登西山望硖石湖》的诗篇。其中有:“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的诗句。西山也因白居易官至紫微省,而改称紫微山。

    03

    东山的“浮石”与西山的“沉芦”

    东西两山不仅人文荟萃,也物华天宝。两山又相互提携,各抱 “沉芦”与“浮石”之珍奇呈献于世。

    飘浮于水的芦苇,生长在西山的却沉于水,世称“沉芦”。可惜由于气候和西山地面貌改变,沉芦只是成了海宁人的传说了。至于东山浮于水浮石,如今也已经稀少了,但要是上东山细心地寻觅,说不定还能艳遇。

    其实,浮石又称轻石,是岩浆随火山喷发冷凝而成的密集气孔的玻璃质熔岩,其气孔体积占岩石体积的50%以上。浮石又因石上空隙如蜂窝,其状时有山峰峻峭、绝崖惊险之态,可稍加雕琢点厾,便可制作一成盆造化天成的盆景。

    在本省内,有浮石之山,唯吾海宁东山也,在国中,有此奇貌之浮石,也实谓稀有。曾传,北宋太师蔡京还将其作为珍奇,成了献给皇上的生辰礼物。

    05

    秦始皇破泄王气

    据史料记载,东西两山曾一脉相连。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开始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巡游。其中重要使命之一是破泄王气,以巩固大秦江山。史记记载,秦皇从咸阳出发,经荆楚,南下安徽,一路上破泄王气。于是成就了当今的南京秦淮河,将镇江朱方污名为丹徒县,即身穿丹色服的囚徒之意。

    当秦皇一行途经会稽郡的长水县治(嘉兴)硖石,见到“舟市交织”,一片繁华富庶的景象,于是也开始了破泄王气并污名化。

    这在晋代海宁人干宝的《搜神记》中记载得更详细:

    “由拳县,秦时长水县。秦始皇东巡,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江东有天子气。” 始皇至,令囚徒十万人掘污其地,凿审山为硖,北迤六十里,至天星河止。 表以恶名,故改之曰由拳县,言囚倦也。此处所说凿审山为硖,北迤六十里,至天星河止。”

    这是说不仅凿断山脉,还开凿了河流,并一直向北直达如今的嘉兴建设的天星湖,沟通太湖。这在《越绝书·外传记吴地传》也记载了秦始皇发会稽戍卒凿通了从长水到古钱塘的陵水道。

    秦皇凿山开河尽管是破除王气的一种手段。但客观上却起到了便利交通(成为古运河的前身)的作用,促进了钱唐县同中原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钱唐县的发展与繁荣。

    至此,笔者清楚记得少年时,曾在海宁市河疏浚拓宽时,发现在两山最近的高阳桥段的河床里,看到了土黄色的山脚,山脚凹凸不平,从走向上看,两山似同出一脉,且山脚离岸上平地不逾丈。这似乎与秦皇破王气凿审山的记载相吻合。

    如今东西两山,早在原有的基础上经过整体的规划,恢复和修建具有历史和旅游价值的景观,景色愈加秀丽迷人。若于晴空,于两山登阁临塔,皆可极目四眺,尽揽海宁城于指点之中,俯仰之间,不觉物换星移,感叹古城变化之大,尤生发思古之幽情。

    特别是夜晚,东西双峰,塔阁呼应,如浮于夜色中的仙山琼阁,而环绕的洛溪碧水,更将山雄壮和水婉约的相揉,铸就了海宁人猛进如潮,又可曲水行舟;历险登峰,又能荆途觅捷的人文个性。

    幸运的是,海宁的“王气”虽然受到了破泄,然双峰却孕育了腾蛟起凤,俊彩星驰的人杰俊贤,曾为史家所叹日:

    回看百年文化史,风流半属海宁人。

    作者简介:许建康,一个文学爱好者。

    《悦读·潮文》栏目征稿啦!

    凡是能够展现海宁历史进程、人文精神、名人事迹、自然风貌、文学艺术作品、古籍著述、文物档案、民俗风情、名胜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历史典故以及好书荐读等相关内容,在回望和呈现历史文化的同时,充分展现新时代潮城海宁的新故事、新变化、新成就。

    投稿方式: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1:46 , Processed in 0.634705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