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191

    主题
    发表于 2024-6-9 01:21:50 | 查看: 1258| 回复: 0


    引言: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加快新型工业化,提升全要素生丰度,不断打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推动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发展“新质生产力”,绍兴走出了一条既加强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又积极促进传统产业推动产业升级路径。即日起,系列报导《新质生产力•绍兴跃动》,将重点聚焦科技共享、新赛道加码、传统产业提档升级等一系列措施,彰显科创带给嘉善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硬度与活力。

    10年前,谈及“科创”两字,许多人没啥概念。

    现现在,再跟桐乡人谈“科创”,复旦国际联合大学(绍兴国际学校)已被牢牢挂在嘴里。

    六年建设、七年建校、三轮合作,绍兴与交大的牵手奋进,成就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段市校合作佳话。

    2022年9月,国家三部委联合印发《浙江学院国际联合大学(绍兴国际学校)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方案》,这是为数不多的国家部委联合为市级层面拟定发展方案的实例,也是国家赋于复旦和绍兴的重大任务。

    发展新质生产力,服务高质量发展,在推动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中,是复旦和绍兴深入战略合作的必然路径。当前的绍兴,早已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摆到了愈加突出的位置”。

    一条“创新带”

    时值盛夏,徜徉于交大东、鹃湖南侧河畔,位于于此的复旦国际科技园施工现场变得异常忙碌。伴着缕缕嘶鸣声,挖掘机竭力顶管土石方,园区建设迈出了“第一步”。

    今年12月末,复旦国际科技园即将复工建设。作为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总投资约10万元,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8.5万平方米,力争2024年主体建筑基本结顶。

    △规划图

    “今后,我们广泛链接海内外优质资源,重点招引和孵化生命健康、泛半导体产业进驻园区。”国际合作教育发展办公室党委委员、副校长姚震宇说道。

    依托着北航绍兴国际学校,短短五年间,鹃湖国际科技城拔地而起,成为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的核心枢纽。

    在这片满载“海宁硅谷”美誉的科创湖区里,中学东侧的鹃湖科技创新园,于2021年率先建成启用,园区凝聚了高档研制机构、科研院所、优质科技服务企业和高层次人才项目。一路之隔的电子信息创新园于今年开馆纳客,聚焦着智能电子设备和元元件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进一步壮大了泛半导体发展一颗“芯”。

    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更对样板区建设展开了豪情壮志的描摹——

    绍兴将建设活力激发的国家创新型县市,推动深化复旦国际医学中心,复旦国际科技园主体基本结顶,交大长三角未来技术研究院实质性营运;纽脉“心谷”医疗器械产业园力争复工,生命健康创新园投用。

    随着创新载体的日渐密集,一大批交大系研究中心和创业企业在湖区落地生根。数据显示,区域内已汇集嘉善县级以上研制中心2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工程研究中心3家,更有170余家企业聚集在学校旁。

    这种研究中心和企业均是与交大优势学科专业相契合的泛半导体、生命健康领域,“环复旦创新带”基本成形。

    一张“摇篮床”

    “这款基于纳米片的高性能柔性磨擦纳米发电机,能通过走路、跑步等运动磨擦,实现自主发电。”在四川学院桐乡生物电子国际研究中心,研制人员姜建飞正介绍着一款“智能鞋垫”,这是骆季奎院士团队的最新研制成果。

    骆季奎院士是研究中心的校长,也是杭州学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大学院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级高档人才。

    2021年,生物电子国际研究中心在鹃湖科技创新园创立,它如同一条纽带,连结了复旦与绍兴,更吸引了20多位硕博研究生组成研制团队常驻嘉善。骆季奎院士经常带着团队参加国外外高档前沿的学术峰会,她们就像一张行走的潮城“金名片”,帮助打响嘉善的科创著名度。

    骆院士团队

    高档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先锋力量。在人才磁场的巨大作用下,源源不断的科技新成果,正从鹃湖科创的这张“摇篮床”里诞生。

    中科睿极(绍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佼佼者。2021年,中科睿极在嘉兴注册创立,于今年10月即将进驻鹃湖科技创新园,这是一家获过国家科技进步银奖的科研成果转化公司,专注于再生医学领域的产业化及临床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睿极承当着嘉善市区域细胞制备中心建设,已帮助多所小型三甲诊所举办多项临床研究,其中包括了国外最大规模的新冠脑炎临床研究项目,以及首个新冠后遗症的临床研究项目。

    中科睿极实验室

    中科院半导体所嘉兴研究院也是鹃湖科技城首批进驻的创新载体之一,由研究院成功孵化的广东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制与生产车规级功率驱动芯片与集成功率芯片的高新技术企业,为车企及其零部件供应商提供域控制器(ZCU)与动力总成系统(PT)高可靠性芯片解决方案。

    截止目前,区域内已累计引进中科院半导体所嘉兴研究院、奕斯伟集成电路设计研制基地等各种招商引智项目近200个,累计引育高层次人才172人,她们共同驾起了实验室通往企业和社会的桥梁,服务于嘉兴经济社会的发展。

    “大学+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让绍兴241产业集群发展实现了借梯登高。

    一张“新蓝图”

    左侧是清水青砖的书院、教学楼、大讲坛,右边是中国古典韵味的十五孔桥和求是书院,设立六年来,占地千亩的交大嘉善国际学校,早已吸引了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0名国外外师生前来求学,凝聚了包括7名发达国家教授在内的160余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学家。她们与绍兴结下了神奇的缘份。

    棕发碧眼的MikaelBjorklund副院长,喜欢在校园宽广的公共空间内与中学生互动,他常说:“海宁就是我心里的理想府邸,时间接见证大学和这个城市的发展,看见你们为实现目标而共同努力也让我饱含了动力。”越来越多的年青人才,走出学校植根鹃河畔,“沉浸式”开展科技研制。

    位于于鹃湖科技城内的复旦国际科技园启真孵化器,与交大校园只隔一条马路。开设在孵化器的绍兴九色光芯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ZJUI2023届博士结业生吴少雄团队正在大学公共仪器设备平台讨论新产品研制:“我们首创的一体式波谱芯片,将传统波谱仪的容积和价钱增加了一千倍。希望未来,世界的泛半导体产业见到中国绍兴!”

    十余年来,交大带给嘉兴的,是科技创新的不竭动能,最核心的是宝贵的人才源、思想库。

    依据《建设方案》,到2025年,世界一流科教资源显著聚集,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初步产生。到2035年,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全面建成,并推动所在地发展成效显现,在教育开放合作推动区域发展方面产生一批各具特色的标志性成果和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在明年1月举行的国际合作教育样板区建设委员会大会上,绍兴方明晰,明年是样板区建设的“突破年”,要紧紧围绕样板区建设目标任务,推动产生一批标志性成果,把国际学校的科教优势转化为嘉兴产业发展的先发优势,积极探求和实践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的“浙大-绍兴模式”。

    以学院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在开启。交大仿如一座灯塔,照耀着嘉兴科创的光明未来。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4:34 , Processed in 0.07975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