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29 00:17:15
|
查看: 1371 |
回复: 0
凝神聚力的强国梦想,公正正义的共同信念,激昂向下的公民品格,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推进变革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提倡”,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培植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汇聚变革共识、推进国家整治体系和整治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心认同能够自觉弘扬,春风化雨能够润物无声。我们所提倡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扎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分、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产生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
社会变革期的多元多样多变,为我们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注入了空前活力,也在精神价值层面给人以巨大冲击。面对深刻的社会改革,我们有兴奋、有激奋,有实现精彩人生的无尽热情,也有困扰、有凄凉,有无法言说的精神迷思。哪些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哪些样的社会,才是令人神往的理想佳苑?如何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契合人们心灵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望,我们能够以抒发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盼、诉说共同心愿的核心价值观,迸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掌握每位人心底蕴含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们就找到了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底泥。
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一辈子追求信仰的将军夫人龚全珍为何催泪至深?一瞬间取舍生死的最美班主任张丽莉为何粉丝无数?由于他们的选择,击中了人们心里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人是有爱情的植物,对价值观的认同除了彰显在理智认知,也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能够行之久远。寻找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核心价值观都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寓。
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假如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如何理解富强文明?假如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侧门,老百姓又从何体会平等公平?筑牢“三个提倡”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心愿。只有把培植和弘扬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整治中,产生有利于传承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新政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能够进一步提高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培植和弘扬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高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促使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提倡的价值理念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一定能描画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心灵图景。
《人民晚报》(2014年02月24日01版)
系列评: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