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187

    主题
    发表于 2024-5-22 01:27:21 | 查看: 1645| 回复: 0


    情感是心理主体对环境客体是否符合自身心理或社会须要的反映,是人的心理运动变化的感性和理智的内隐,包括需求活动、心理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为一种反映的结果,情感可以驱动人的心理能量,产生行为动机,使得人的认识和行为更符合主体须要。认同既是一种心理认可,也是一种社会协同,具有心理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从心理学领域来说,情感认同就是情感主体对某一对象认可、承认的心理过程。从社会学领域来说,情感认同指完成了的情感归属,是个人对集体归属的认可。情感认同的心理过程和社会过程互相交织,共同促使人的认知抒发和情感的社会化,表现今人的精神活动及其对主体行为的支配上,产生或积极或悲观的情绪和爱情,或正向促进或反向制约着行为的发生和发展。

    在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广泛相处交流交融,产生了自在的中华民族实体。近代,中华民族面临对外反抗帝国主义侵略、对内反对封建极权统治的历史任务,在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过程中实现了从自在到自觉的伟大转变。中国共产党创立后,经过百年拼搏,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上去、富上去到强上去的伟大飞越,迎来了实现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贯通了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要从满足整体需求、深化共情心理、加强社会相处等方面入手,剖析情感认同的需求机制、心理机制和社会机制,强化中华各民族之间的情感关联,筑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根基。

    整合整体需求,提高各民族情感关联。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掌握新时代各民族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发展特点,梳理出具有共性的整体性需求。变革开放以后,生产力极大解放,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渐下降的物质文化须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各部族众是须要的主体,物质和文化生活是须要的内容,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是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各部族众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也是牵手共创未来、增进情感的过程。步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早已转化为人民日渐下降的美好生活须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渐下降,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指向了需求的多层次和全方位,彰显了整体需求的时代提高。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关系到各部族众的生活,也关系到对个体需求和群体需求的整合。中华民族整体需求的时代面向是创造愈发美好的生活。各民族为了共同的理想拼搏的过程,共享变革发展成果的过程,就是强化情感关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要深刻剖析并着眼于增进共同性,动员一切力量、团结一切力量,更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促进共情心理建设,加强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共情是一种情感的经验,在理解别人情感的过程中形成共鸣。共情心理可以形成共情力,支配主体价值观的生成并影响其实际行为。共情心理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心理路径,是培植各民族手足相亲的情感意识的重要方法,有利于提高对中华民族的整体认知。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是各民族牵手创造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奇迹也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中国共产党团结率领各族人民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变革的胜利,一个重要诱因是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出发,充分迸发各民族共情心理,汇聚同心同德、守望相救的民族情感,促使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和谐发展。要注重共情心理的培植与迸发,阐述中华民族共同体产生与发展的历史,挖掘宝贵的精神资源,举办系统的宣传教育工作。要基于共情心理,提倡整体价值,体现中华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产生共同体的责任意识。

    提高社会相处的层次,加强互信理解的情感相处。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的条件包括社会相处,实现路径包括对本民族的认同、各民族间互相认同、对中华民族整体性认同三个层次。认同具有心理性和社会性,人的社会关系属性打造了民族情感发生的社会性。各民族间的相处水平标志着共同体的成熟度和稳定度,彰显了共同体内个人与社会、个人与群体的连结程度。要不断提高各民族间社会相处的层次,营造各民族深层次相处的环境和气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建立共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共同的思维习惯。这种共同性的获得,必须基于各民族间不断深入的相处交流交融。要推动个体间的交流和理解,提高社会汇聚力和认同感。社会成员对基本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方面的认同程度,影响着社会汇聚力的强弱。社会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越相像,社会汇聚力越强;对于文化、历史和传统的认同度越高,文化向心力越强;利益诉求越相像,越能迸发坚不可摧的合力;对于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角色的认同感越强,对所属社会地位和社会价值越满足,对社会的归属感才会越强。强悍的社会汇聚力才能提升社会成员的幸福感和满意度,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保障国家统一、民族团结。

    (作者系西安民族大学党委主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政委)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5:37 , Processed in 0.081851 second(s), 3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