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5-11 01:13:30
|
查看: 1205 |
回复: 0
【摘要】:情感是人的一类重要体验,它既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人类社会实践和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有着重要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但一直以来,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人们对情感认同的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尤其忽视了人民群众的情感因素,使他们被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佳。基于上述现实,本文尝试探讨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情感认同问题研究,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认同的本质、关系、历史演变、价值以及挑战,重点探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运用情感认同?如何实现情感认同价值最大化?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最终为实现人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提供参考意见。从情感认同的本质研究中我们发现,情感是人们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认同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是基于个人的自觉与自愿,从而对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接受和认可;情感认同则是人们在活动中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正向反应,是基于人在生存和交往中对客观对象和自身态度的内在体验,在此基础上,人们产生相应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反映,并基于个人的自觉与自愿,从而对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接受和认可。
情感认同经历感受性情感、知悟性情感、思维性情感而发生,并在否定之否定中螺旋上升,在实践中得以转化。同时,情感认同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对于某一情感认同主体来讲,其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身份特征,面临的利益诉求也多种多样,需求自然也各不相同,需通过教育引导、文化熏陶激发情感共鸣,并融入实践。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情感认同问题,需明确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理论认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即情感认同与理性认知辩证统一;理论认同与情感认同相辅相成;情感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在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辩证吸收的过程,这一发展过程贯穿了情感认同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化。在这一过程中,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价值不断显现,即可以调动人民群众的思想认同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提高人民群众的“四个自信”、增强人民群众的“四个意识”。但要同时注意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运用中存在认识上、方法上和效果上的挑战,并采取相关措施应对相应挑战。总体来看,情感认同的本质、情感认同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历史演变、价值及挑战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创新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路径,根据所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情感认同环境、情感认同方式、情感认同路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优化宏观和微观环境;将认知与情境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推进分众化教育,探索更佳的情感认同方式;创新文化激发机制、需求满足机制、社会互动机制和榜样引领机制的情感认同路径,最终充分发挥情感认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