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4-10 00:17:51
|
查看: 1438 |
回复: 0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青年电影人齐聚交流创作经验,青年导演、编剧、作家邵艺辉(右三)正在发言。她建议电影专业的大学生平时要多阅读、多看电影,在个人创作中找到自己最有感觉的题材去发挥。
论坛邀请了青年导演、编剧、演员等影视行业创作者,就当下影视热点现象展开讨论,分享各自在创作过程中的心路历程与感悟,通过聚焦现实风格与想象力元素在中国电影中的近期呈现,展示新内容、新形式与新语言带来的可能性,探讨创新表达的方法与路径,拓宽电影艺术的想象边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青年演员黄尧(左三)分享从真实生活中积累感悟,从而更好地诠释角色的经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本届电影节执行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肖向荣做开场发言。他在发言中提出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回归生活、回归常识、回归精神。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一位媒体记者正在进行现场报道。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参加论坛的青年学生正在提问。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参加论坛的青年学生在台下倾听。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现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结束后,青年编剧杨治学在场外接受记者采访。他在论坛上分享了电影《流浪地球》的创作经验时表示,该电影的创作思路是在现实的基础上做出一些想象。“想象的突围”需要基于现实中的需求和科学界已有的发现,对现实的回归是不可缺少的。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结束后,出席论坛的嘉宾离开会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4月26日,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北京国际电影节·第30届大学生电影节“现实的回归和想象的突围”青年电影人论坛结束后,一位媒体记者在雕塑下驻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玉佳/摄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