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187

    主题
    发表于 2024-4-24 00:23:38 | 查看: 1160| 回复: 0




    开栏语:

    2023年,四川省委、省政府印发《39个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聚焦重点领域补短板强弱项,以超常举措推动欠发达县域加快振兴发展。这是省委、省政府着眼四川现代化建设全局、加快补齐区域发展突出短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我县加快追赶、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即日起,县融媒体中心将开设“托底性帮扶·跨越式发展”栏目,记录托底性帮扶一线的动人故事,展示托底性帮扶工作的精彩瞬间,凝聚全县上下加快推动跨越赶超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开展托底性帮扶工作是黑水县实现振兴发展、追赶跨越的重要牵引,黑水县准确把握托底性帮扶工作态势,抢抓时代机遇,结合县情实际补短板、添措施、促发展,创新建立居家灵活就业帮扶模式,将“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积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真正把托底性帮扶之举转化为推动黑水振兴发展的务实之策。



    近年来,黑水县依托帮扶政策,积极主动作为,抢抓浙江省对口支援及省内对口帮扶契机,利用帮扶地浙江省海宁市援助资金、省内帮扶地彭州市援助企业,发挥两地三方资源优势,创新建立“来料加工”“手工加工”就业帮扶模式,开辟农村妇女就业“新赛道”。



    根据各乡镇村寨实际,黑水县妇联积极争取浙江企业捐赠资金45万余元,成立手工编织协会,组织传统非遗文化带头人为250余名居家妇女开展花腰带、头帕、织布等传统非遗藏织藏绣手工编织培训,进一步激励妇女创新创业。并陆续成立了黑水县阿吉古芝工艺品有限公司、黑水县花地拉木藏织藏绣合作社、黑水县阿吉拉姆民间工艺品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引导农村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人均年增收1000元以上。

    “我们黑水县英巴制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居家灵活就业基地,为居家妇女提供了70个就业岗位,2023年的收益达40万余元。”黑水县英巴制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木斯门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2023年11月,彭州就业局携手宜均服饰助力我县就业扶贫,达成合作协议,在芦花镇西布里社区建成1个占地300平方的来料加工点,购置了20台电动缝纫机,主要做旅游背包、手提包、手工艺品等加工,该加工点的建成,向周边闲散妇女劳动力提供40个工作岗位,并支付来料加工补贴19.8万元,培育带头经纪人2人,培训从业人员20余人,吸纳15名待业妇女实现就近就地稳定就业,每天人均收入达80-120元,真正铺就了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增收路。



    近年来,黑水县大力支持就业门槛低、工作地点灵活、工作时间自由、就近就地就业的乡村加工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对接,人员培训,服务优化等措施,不仅盘活了当地富余劳动力,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产业工人转变,有效带动农户灵活就业、季节务工、居家从业,还为深化对口帮扶,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

    下一步黑水县将利用托底性帮扶机遇,持续引导有条件的企业把适合的生产加工环节布局到农村,实现“送项目到村、送就业到户、送技能到人”,最终达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的效果,让共同富裕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0:51 , Processed in 0.08124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