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4-5 00:16:57
|
查看: 1329 |
回复: 0
一开年,熠熠“星光”闪耀海宁——1月19日,在《繁花》中饰演“魏总”的郑恺回到剧中“老家”,并成为海宁文旅推广大使;1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朱迅也现身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感受迎灯氛围,解读灯彩魅力。
依赖明星效应,加之“繁花红利”,海宁在今年开年就抓住了流量密码,从一众城市中杀出重围,小火了一把。
当流量退去
“星光”是否还在?
“星光”又能否成为“光环”
让潮城更出彩?
“魏总”回家了
“海宁的爷叔们,魏总回来了!”1月19日,郑恺来到海宁。此次“魏总”回家,行程如何?
回家第一站,当然要去看看“老家”——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发展情况。毕竟,在剧中,出生于海宁的魏总干不好,就要回老家继承皮革家业。如今,“老家”不仅生产皮衣,曾经“魏总”心心念念想要从事的牛仔服,已成为海宁皮革城热销的产品,皮毛一体、羊绒大衣、羽绒服等全品类销售模式,也颠覆了原有单营皮革的古板印象。随后,郑恺还参观了皮革博物馆,了解了老一代海宁人如何“无中生有”一座皮革城的传奇故事。郑恺谈到自己饰演的海宁人魏总身上有一股韧劲,这也是很多在外闯荡海宁人身上的特质。之后,在海宁盐官古城观潮公园,郑恺见到了钱塘江,参观了占鳌塔。之后,他又打卡了徐志摩旧居、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观看了皮影戏,还和非遗传承人进行了互动。
游玩一天,海宁这座城市就凭自身魅力,俘获了郑恺的心。“感谢《繁花》剧中‘魏总’让我和海宁结缘。这次来到海宁,我有一种回家的亲切感。”郑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海宁的建设和发展以及整个城市的气质,有一种闹中取静的感觉,“今后,也会好好为海宁宣传,让更多人来海宁旅游,认识这座美丽的城市。”郑恺还透露,这次来海宁,他吃到了海宁的特色美食,比如宴球、松花糕、京粉、缸肉等,“在年关的这个时候,能够吃到这些当地的小吃,觉得特别有年味。”郑恺出任“海宁文旅推广大使”,来源于海宁市文旅体局长张国华的一次“摇人”。
1月15日,张国华拍了视频,热情喊话热播剧《繁花》角色小魏总饰演者郑恺回家过年。没想到,郑恺在微博上积极互动:魏总已经在收拾行李了,准备回家了,女朋友就先不带了。
“我特意去看了他的账号,他有骑行等运动照片,说明他热爱运动。刚好,海宁有百年氧道、露营、高尔夫、滑翔伞多个基地,也是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张国华表示,选择郑恺,除了他在《繁花》中饰演海宁人魏总,也因为他的气质与海宁也比较契合。“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请郑恺先生来当海宁文旅推广大使的原因之一。”
“郑恺先生回去后,我们也时常在微信上交流。”张国华告诉发布君,郑恺对于来海宁骑行追潮、露营听夜潮都十分感兴趣,“我们也在谋划,是不是能请他回来参与一下。”
城市“出圈”不“出界”
《繁花》虽已收官,余热犹在。近段时间,“繁花”俨然成为文旅相关行业的开年“销冠”密码。看似,海宁是蹭了波流量,但其实,能稳稳接好这股流量,并非一时之功,而是海宁厚积薄发使出的一记高招。“你以为吃的是龙虾,实际上吃的是机会,一只龙虾就是一个机会。“借用《繁花》中经典台词,海宁努力接住这波文旅“泼天富贵”。“你看看我身后的海宁皮革城,早已不是当年的那座城了。马上要过年了,魏总,你带上女朋友回家过年!”海宁这段喊话视频,用贴近年轻人的短视频推介,彰显了海宁提振旅游经济的努力和决心。
借势引流,无可厚非。“酒香也怕巷子深。海宁不抓住流量,不冲出去,大家都不知道。”张国华表示,海宁元素出现一部全国热播的精品影视剧作品中,让海宁有了更广泛的宣推。眼下,许多地方的文旅部门在线上确实“卷疯了”,但随之暴露许多问题:个别文旅部门和机构“翻车”,宣传内容脱离文旅,不合时宜;线上“内卷”,线下服务却没跟上;文旅局长“出圈”,城市却没有“出圈”……在全国各地文旅局长们使出浑身解数“打擂台”的内卷之下,张国华对流量保持着清醒的态度,他更在意,海宁文旅产业如何“出彩”,潮城海宁如何“出圈”却不“出界”?“不管是哈尔滨,还是淄博的‘出圈’,给了我很多启发。”张国华表示,在这场文旅内卷大战中,海宁并没有一味地追求流量。“‘抄’哈尔滨的‘作业’,对于海宁来说,并不容易。但其爆火背后的原因,还是值得我们深思。”
“淄博烧烤一直很有名,哈尔滨冰雪产业也一直都有,但为何就是近一年火了。”张国华认为,一方面是旅游追求发生了变化,游客不再是单纯看景、品美食,更注重追求另一种生活方式的体验。另一方面,是这些城市长期坚持发挥、发展当地资源禀赋特色,持续拓展本地旅游资源的结果。
将“流量”变成“留量”
一座城市,让千里之外的人远道而来,离不开流量,但不能只靠流量。事实上,海宁文旅资源“家底”丰厚,即便没有这波繁花流量,它依然凭借自身旅游资源禀赋,讲好潮城故事。
漫步在千年海塘边,历史的气息迎着潮声扑面而来。这里是气势磅礴“海宁潮”的最佳观赏地;
这里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和“皮影戏”;
这里诞生了国学大师王国维、武侠小说家金庸、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等一大批名人。
除了历史文化名人,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南关厢历史文化街区,凝聚着民族智慧的海宁博物馆、晴雨楼藏砚馆、安国寺经幢等,无不透露着这座小城的韵味。张国华用“365”来总结海宁的旅游禀赋:“3”即海宁是一座文化名城、时尚潮城、户外运动之城;“6”即看潮水、看风尚、看古城、看名人、看非遗、看美食;“5”即骑(跑)氧道、住露营、打高尔夫、学飞行、玩冰雪。
禀赋资源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其充分发挥,进而“上分”?文旅发展,亦有“他山之石”可以参考。回看哈尔滨和淄博等网红城市,可以发现,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些城市不再是简单地宣传“吃喝玩乐”,而是站在游客角度充分考虑问题,变成“讨好型”城市。这其中包括政府的细心、企业的精心和市民的暖心。通过明星带来流量,张国华乐见流量带来的知名度提升,但更珍惜城市美誉度。“我常常在思考,海宁,准备好没有?游客来了,海宁能给到什么?”他不希望,花大气力之后,只是“昙花一现”。正是保持着这份“人间清醒”,海宁并没有盲目地将其摊大,而是苦练内功,讲好独特的潮城城市故事,用过关的服务质量承托起流量。
“练好内功,首先就是应该做好优质服务,让远道而来的游客不留遗憾,尽兴而返。这不仅是政府部门要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商家和市民也要用热心来欢迎游客。”张国华说,“流量”变“留量”,一字之差,背后却有很多工作要做,这需要每一个生活在海宁的人一起努力。张国华表示,接下去,海宁将趁着这波文旅“东风”,进一步做优后期配套,进一步彰显“礼迎天下客,潮城看海宁”的担当,持续向“旅游+”融合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