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180

    主题
    发表于 2024-4-21 00:37:01 | 查看: 1283| 回复: 0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海宁市博物馆的展览以“政通人和——江南社会生活里的宋韵”为主题,与杭州博物馆、嘉兴博物馆、平湖市博物馆等合作,从经济、生活、思想、艺术多方面阐释江南社会生活里的宋韵。

    “宋韵”包罗万象,涵盖了宋朝所有美好的同时又有别于其他朝代的特质。宫廷里出尘脱俗的字画、宁静素雅的汝瓷是“宋韵”,民间热闹的风俗,质朴的实用器具也是“宋韵”。而海宁与宋韵间的关系同样密不可分,特别是在文化上,有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海宁文化始于宋。

    海宁文化始于宋

    海宁旧属杭州,宋室南渡后,作为京畿(jī,意为古代称靠近国都的地方),地位益发重要。宋朝以前,生活在海宁的人主要以耕种与打渔卖盐为生活主基调,在文化上少有建树,而这在宋时发生了转变。

    “海宁本土的文化在宋代有一个比较大的转折,靖康前后,开封、洛阳大批的世家大族来到海宁,为海宁人民带来了文化洗礼,海宁本土的很多文化都是在宋代奠定了基础。”市博物馆馆员王平说。

    王平本人对宋韵相关的内容颇有研究,目前正在书写一篇关于“宋代士人南迁对海宁文化形成的影响研究”的文章,他表示海宁历史上文化灿烂、名人辈出,追根溯源,与北人南迁,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在海宁的定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比如,张九成是海宁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状元。他的祖籍是开封,在北宋年间就由开封迁移来海宁。当时海宁地处偏僻,而且潮患频发,居民大多以捕鱼制盐为生,除了县城和几个大镇略繁华外,少有书香门第。自张九成高中状元之后,海宁民间很受鼓舞,学风大盛,开始重视文化教育。

    ▲张九成信札

    明清之际,海宁士子在科考中异军突起,出现陈家、查家这样的世家大族,在康熙四十二年的殿试(1703)中,甚至出现海宁五人同科登第的壮观景象。这与张九成打下的崇儒向学的基础不无关系。

    ▲张九成墓道碑拓片

    宋韵的影响同样体现在海宁的地方特色,名人文化与灯文化上。南宋著名女词人朱淑真是海宁名人,王国维的先祖王沆同样由北迁至海宁。北宋靖康末,王沆避兵祸至江南,在盐官长平乡结草为庐,是为南渡安化王氏第一代始祖。王沆所修建的私家园林“王氏园”也是著名的“安澜园”前身,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此。

    在灯文化上,著名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硖石灯彩,曾在宋高宗绍兴年间作为贡品被送到京城临安展出。斜桥皮影戏、中医世家郭氏女科、陈木善女科,吴骞拜经楼、蒋光煦别下斋藏书文化等,都与宋韵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宋韵留在海宁的痕迹

    宋朝皇族赵姓在海宁繁衍生息,南宋孝宗皇帝的未成年次女嘉国公主葬于史山,盐官孔庙学宫治学兴盛,东山宋墓陪葬了精致的宋瓷温碗注子,博物馆里藏有南宋绍兴年间的石质佛塔……除了文化外,大批士人、商人和手工艺人在宋时避乱江南,也让宋韵在海宁的经济、科技、艺术等多方面留下痕迹。

    在海宁境内出土过相当数量的宋代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东山宋墓和智标塔地宫。

    上世纪七十年代,因基本建设工程需要,在海宁东山西麓中段发掘宋墓十四座。所有宋墓均为砖室结构,大多为双穴并列。这一宋墓群中出土的随葬器物共有: 瓷器、陶器、银器、石器以及铜镜、铁牛等一百六十七件,此外尚有钱币三百多枚。根据出土文物可以确定此处为一家族墓群。

    据史料记载,在宋代,人们品茶饮酒的方式,渐趋丰富。瓷器作为重要的茶器和酒具,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宋人饮酒,追求格调与礼仪,而非粗器豪饮,梅瓶、注子、温碗、台盏,构成了宋代酒具的基本组合。

    在海宁东山宋墓出土器物中,最重要的就是一组湖田窑瓷器温碗注子,共有七套。温碗和注子作为成套酒具,一般是组合使用。这七套温碗注子器型从矮胖到高瘦,纹饰从简单到复杂,见证了这一器物发展演变的过程,也经历了家族百年的兴衰。其中一套保存完好、造型端庄,被评为国家一级文物。

    湖田窑位于景德镇市东南湖田村,湖田窑瓷器温碗注子的发现不仅展示了宋时海宁商品经济日趋发达,也客观说明很多中原的生活习俗开始不断影响海宁。

    在海宁东西两山方圆3公里范围内坐落着大大小小寺庙十余座。2003年4月,智标塔塔基被发现,随后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处地宫,出土了大量宋代文物,包括青铜佛像、阿育王塔以及水晶、琉璃、砗磲、玛瑙等各种供奉,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展现了宋时海宁自由包容的文化氛围。

    来博物馆观一场宋韵展

    宋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宁数百年来的发展更是与宋韵密不可分,认识宋韵对了解海宁百年来的发展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5月18日上午八点半,“政通人和——江南社会生活里的宋韵”展览在市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共分为商品经济、生活习俗、思想教育、书法艺术四个单元,展出金属货币、瓷器、铜镜、石刻等众多藏品,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展。

    走进展馆,首先映入眼帘的展品是一批宋时的金属钱币。当时,由于宋朝廷对民间的管理也非常的人性化,鼓励商业、废除宵禁,造就了宋朝发达的商品经济。据统计,目前存世的古钱币,85%是宋朝钱币。在海宁也多次大批量出土宋代货币窖藏,总量达数百公斤。大运河穿过海宁,对海宁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长安镇目前仍保留有宋代“三闸两澳”遗迹。

    宋代百姓安居乐业,社会产品相当丰富,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开始对生活器具有了审美上的要求。此次展览还展出了诸多造型考究的成套酒器、茶器、花器、香薰,以及唐以前价格昂贵,堪称奢侈品的青铜镜,同时还有小巧精致的胭脂粉盒、银钗、耳环,让人感受到彼时人民的富足。

    汪女士来自杭州,今天专程来海宁看展,她说宋时文化底蕴深厚,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生活类的展品,让她感受到了当时人民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市民王先生带着孩子前来观展,他觉得这种主题展览的形式很好,可以让更多人体验到宋韵之美。“让孩子亲眼看看宋代时的器物,对他以后了解中国历史也有帮助。”王先生说。

    “政通人和——

    江南社会生活里的宋韵”展览时间

    为5月18日-8月18日

    开放时间为每天8:30到17:00

    欢迎广大市民朋友前往观展哦~

    市传媒中心记者 | 钱赟珩 王哲能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3 03:20 , Processed in 0.07843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