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47

    主题
    发表于 2024-12-9 20:15:25 | 查看: 663| 回复: 0 来自 北京市 歌华有线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随着商业活动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经营者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常常会涉及到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那么经营者究竟可以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吗?从司法局的角度出发,我们将结合具体案例与相关法律条文,深入剖析这一重要问题,以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与规范经营者的信息收集行为。
    一、法律依据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人格权编对个人信息保护有着明确规定。第一千零三十四条规定:“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个人信息是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的各种信息,包括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件号码、生物识别信息、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健康信息、行踪信息等。” 这明确了个人信息的范畴以及其受法律保护的地位。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也对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行为进行了规范。第二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当公开其收集、使用规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这些法律条文为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设定了严格的界限,要求经营者必须依法依规进行,在保障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隐私权的前提下开展信息收集活动。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合法收集与合理使用信息




    某大型连锁超市为了提升会员服务质量,推出了会员积分与个性化优惠活动。在消费者办理会员卡时,超市在收银台设置了专门的信息收集区域,摆放了醒目的提示牌,告知消费者收集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会员专属服务、积分累计与兑换、个性化推荐商品以及方便会员购物结算等。同时,明确说明收集的信息包括消费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消费记录等,并承诺严格保密,不会将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消费者在办理会员卡时,需要填写一份详细的会员信息登记表,在登记表上再次明确了信息收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设置了一个勾选框,让消费者确认同意超市收集这些信息。超市通过这种方式收集了大量会员信息后,利用数据分析系统,根据会员的消费习惯和偏好,为会员提供个性化的优惠券和推荐商品。例如,对于经常购买母婴产品的会员,推送婴儿奶粉、纸尿裤等产品的优惠信息;对于喜欢健身的会员,推荐运动器材和健康食品的折扣活动。



    在这个案例中,超市的信息收集行为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超市遵循了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了收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且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仅将信息用于提升会员服务质量的相关活动,没有超出约定的范围,也严格保护了消费者信息的安全。这种合法收集与合理使用信息的行为,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购物体验,也促进了超市的经营发展,实现了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双赢。
    案例二:未经同意超范围收集信息引发纠纷




    某手机应用程序开发商开发了一款社交类手机应用。在用户下载安装该应用时,应用的安装界面仅简单提及会收集用户的基本信息用于注册和登录,但未详细说明具体的信息收集范围和使用目的。用户注册登录后,发现该应用在后台自动收集了大量用户的手机通讯录信息、位置信息以及浏览其他应用的历史记录等,并且将这些信息用于分析用户的社交关系网络,向用户推送可能认识的人以及相关商业广告,而这些行为并未得到用户的明确同意。



    一些用户发现后,认为该应用开发商侵犯了他们的个人信息权益,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并联合起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判定。法院认为,该应用开发商虽然在安装界面有简单的信息收集提示,但未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完整的信息收集目的、方式和范围,且在未经用户明确同意的情况下,超范围收集用户信息并用于商业目的,严重侵犯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权。最终,法院判决该应用开发商停止侵权行为,删除非法收集的用户信息,并对受影响的用户进行赔偿,同时要求其整改信息收集和使用流程,以符合法律规定。



    此案例警示经营者,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时,必须严格按照法律要求,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同意权,不得擅自超范围收集信息,否则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
    案例三:信息泄露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某在线旅游平台收集了大量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方式、旅行行程安排等,用于预订酒店、机票、旅游景点门票等服务。然而,该平台由于网络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被黑客攻击,导致大量消费者信息泄露。



    这些泄露的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一些消费者接到了诈骗电话,诈骗分子冒充旅游平台客服,以退款、改签等为由,诱骗消费者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导致部分消费者遭受了经济损失。消费者纷纷向旅游平台问责,要求平台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认定旅游平台作为信息收集者,有义务保障消费者信息的安全。由于平台的网络安全漏洞导致信息泄露,从而使消费者遭受诈骗损失,平台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这一案例强调了经营者不仅要合法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还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保护信息安全,否则一旦发生信息泄露事件,将对消费者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三、重要提醒




    从上述案例及法律规定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重要提醒:



    一是对于经营者而言,务必深刻认识到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在收集信息前,要制定完善的信息收集政策和流程,严格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获得消费者的明确同意。在信息收集过程中,要采用合法合规的技术手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健全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滥用,切实保障消费者信息的安全。



    二是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面对经营者收集个人信息的要求时,要仔细阅读相关提示和协议,了解信息收集的目的、方式和范围,谨慎决定是否同意。如果发现经营者存在违法收集、使用或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如向经营者投诉、向监管部门举报或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监管部门应加强对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行为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经营者的信息收集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要依法予以严厉处罚,以规范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经营者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非无条件的,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只有经营者依法依规收集、使用和保护消费者个人信息,消费者积极维护自身权益,监管部门加强监管,才能构建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信息消费环境。



    大家对 “经营者可以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吗?” 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或者疑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与网络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密切相关的重要话题。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0 08:37 , Processed in 0.19691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