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53

    主题
    发表于 2024-12-4 10:07:10 | 查看: 738| 回复: 0 来自 北京市 教育网
    在现代科技日益发达的今天,智能家居设备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可视门铃作为一种常见的安防设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然而,当我们在自家门口安装可视门铃时,是否会在不经意间侵犯到邻居的隐私呢?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今天,从司法局的角度出发,结合具体案例以及相关法律条文,为大家深入剖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法律界限。
    一、法律依据

    首先,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对于隐私权有着明确的规定。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指出:“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这一规定为判断可视门铃的安装是否侵犯邻居隐私提供了基本的法律依据。
    同时,民法典第二百八十八条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这意味着在行使自身权利时,需要兼顾相邻方的合法权益,不能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另外,对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也有相关规定,可视门铃所采集到的影像等信息可能涉及到邻居的个人信息,若处理不当,也可能违反该法的规定。例如,该法规定个人信息的处理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不得过度处理。
    二、案例分析

    案例一:合理安装未侵犯隐私
    张某和李某是邻居,张某为了家庭安全考虑,在自家门口安装了一个可视门铃。该可视门铃的拍摄范围主要是自家门口的过道区域,能够清晰地看到门口的人员进出情况,但不会拍摄到李某家的室内情况。李某一开始对此表示担忧,认为张某的可视门铃可能会侵犯自己的隐私。


    张某向李某解释了可视门铃的功能和拍摄范围,并表示安装的目的仅仅是为了防范自家门口的安全隐患,如防止盗窃、快递丢失等情况。李某经过观察,发现可视门铃确实如张某所说,没有对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实质性的干扰,也未涉及到自己的私密空间和活动。
    在这个案例中,张某的行为符合民法典中关于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其安装可视门铃是出于合理的安全需求,且拍摄范围未侵犯李某的隐私权益。虽然可视门铃可能会记录到李某经过张某家门口的影像,但这属于在公共区域的正常活动记录,并未过度侵犯李某的私人生活安宁或泄露其私密信息,因此不构成对李某隐私的侵犯。
    案例二:拍摄范围过大引发争议

    王某与赵某是居住在同一楼层的邻居。王某在自家门口安装了一款功能较为强大的可视门铃,其拍摄角度较广,不仅能够覆盖自家门口,还能拍到赵某家部分客厅窗户以及门口鞋柜放置区域,而赵某经常会在客厅窗户附近活动,并且鞋柜放置区域也属于其家庭生活的延伸部分,一些个人物品如鞋子、钥匙等会放置在此处。
    赵某发现后,认为王某的可视门铃严重侵犯了自己的隐私,要求王某拆除。王某则认为自己安装可视门铃是为了自家安全,并没有故意窥探赵某家隐私的意图。双方协商无果后,赵某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王某的可视门铃拍摄范围超出了合理的公共区域范畴,涉及到赵某家庭生活的部分私密空间和活动,对赵某的私人生活安宁造成了侵扰。虽然王某的初衷可能是为了安全,但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赵某的隐私权,法院判决王某调整可视门铃的拍摄角度,使其仅能拍摄自家门口的公共区域,避免对赵某家造成隐私侵犯。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可视门铃的拍摄范围是判断是否侵犯邻居隐私的关键因素之一。即使安装目的是为了安全,但如果拍摄范围不当,涉及到邻居的私密空间或活动,就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案例三:信息存储与使用不当引发纠纷




    孙某和钱某是邻居,孙某在自家门口安装了可视门铃,并且该可视门铃连接到手机 APP,能够实时查看和存储门口的影像信息。一次,孙某的手机丢失,手机中的可视门铃 APP 未设置密码保护,导致他人有可能获取到存储在里面的影像信息,其中包括钱某及其家人多次经过孙某家门口的视频片段。
    钱某得知后,担心这些影像信息被恶意利用,对自己和家人的隐私安全造成威胁,要求孙某立即删除所有存储的涉及自己及家人的影像信息,并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孙某则认为自己只是正常使用可视门铃,手机丢失是意外情况,并非故意泄露信息。

    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认为,孙某作为可视门铃信息的收集者和使用者,有责任妥善保管这些信息,确保其不被泄露或滥用。虽然手机丢失是意外事件,但孙某未对 APP 设置密码保护,存在信息安全管理漏洞,这一行为可能导致钱某及其家人的个人信息处于不安全状态,侵犯了他们的隐私权益。法院判决孙某删除相关影像信息,并对可视门铃的信息存储和使用采取更加严格的安全措施,如设置密码、定期清理无用信息等。
    这个案例提醒我们,可视门铃所采集的信息存储和使用也需要遵循相关法律规定,保障邻居的个人信息安全,否则也可能引发隐私侵权纠纷。
    三、重要提醒

    从上述案例可以总结出,在自家门口安装可视门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确保可视门铃的拍摄范围合理。应以自家门口的公共区域为主要拍摄范围,避免涉及邻居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等。在安装前,可以与邻居进行友好沟通,说明安装的目的、功能和拍摄范围,取得邻居的理解和同意,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二是要重视可视门铃所采集信息的存储和使用安全。设置强密码保护,定期清理无用信息,防止信息泄露或被恶意利用。如果涉及到信息的共享或传输,更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确保邻居的个人信息权益不受侵害。
    三是要遵循相邻关系的处理原则。在行使自己安装可视门铃保障家庭安全的权利时,要充分考虑邻居的感受和权益,以和谐共处为目标,避免因过度追求自身利益而损害邻居关系。

    家对 “自家门口安装可视门铃是否侵犯邻居的隐私?” 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或者疑问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一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话题。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5-10 08:44 , Processed in 0.193972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