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与日历

海宁在线-海宁人网,海宁房产,海宁招聘,海宁便民!海宁人【官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海宁人网微信公众号

新浪微博

海宁人网视频号

QQ客服1

QQ客服2

    发新帖

    0

    收听

    0

    听众

    42

    主题
    发表于 2024-12-2 13:38:02 | 查看: 1296| 回复: 0
    装房子的人有讲不完的故事

    装修对不少人来说,是个喜忧参半的大事。

    一方面,它承载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另一方面,装修流程冗长、环节繁多,从设计方案到施工,再到验收,每一个环节都少不了耗费时间和精力。有时即便在装修前做了充分准备,预期之外的情况也难以避免,这导致长久以来,提到装修,人们总会夹杂着复杂的情绪和感受。

    装修的人痛并快乐着,那么干装修的人呢?今年以来,随着“装修工月入三四万”“90后泥瓦工日薪2000元”的话题频频登上热搜,关于装修人的更多工作细节也进入大众视野。

    传统行业也能常干常新

    伴随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吃过早饭的张波便和妻子匆匆赶往客户家中,开启一天的工作。

    砌墙、抹灰、铺砖,这些构成张波日常工作的基本工序,在外人眼中或许显得单调,他一做就是十余年。

    张波是成都圣都整装的瓦工,十五年前,张波从农村来到城市打工,便一头扎根瓦工这个行业,“收入可观,完工即结算”,是当时吸引他入行的重要原因。

    多年来,从客户的需求里,张波见证着行业的变迁:以前装修流行贴小砖,最近几年简约和大气的装修风格开始流行,人们也越来越倾向贴大一点的瓷砖。

    但无论流行风格如何变化,张波始终有自己的一套准则:尽管世上没有完美之事,但自己应该全力以赴。于是在行业要求空鼓率是5%的情况下,他对自己的要求却是1%以下。

    “我宁愿多花时间去研究怎么摆、怎么铺,也不想被别人说活干的不好。”每年平均装修二十个房子,在张波的手机里,保存着他最满意的贴砖作品。



    张波从事瓦工已有十余年,他的手机里保存着他最满意的贴砖作品。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兴起,张波的客户们开始频繁带着小红书上的装修美图前来,希望他能复刻出图中的效果。张波也开始刷起抖音和小红书,以适应年轻人的装修趋势。

    在张波所热爱的行业中,年轻人鲜有涉足。“尽管收入不错,但也辛苦,愿意吃这份苦的年轻人不多。”张波说。

    在杭州圣都整装工作的徐兴兵,也面临着和张波相似的行业情形。今年48岁的他,已在木工领域深耕三十余年,虽然工作中鲜少碰到年轻人,但对于自己身处的行业,依然满怀热情,并且常干常新。

    “80年代的木工是纯手工,对技艺的要求很高,包括锯木头、手工雕花等,那时候谁家结婚能打上几个柜子是很有排面的;现在对木工的要求不仅在实用上,还要讲究美观和效率,所以我们的工作内容和工具也相应的在变化。”

    在徐兴兵看来,装修当中,客户有时候基于自己的需求对施工有要求,有时候也会产生一些意见不统一,这些都是常有的事。“木工要能够坚持为客户考虑,又懂得灵活。”



    48岁的徐兴兵从事木工三十余年,依然觉得常干常新。

    有一次他给客户装门套,当时客户依据自己从厂家那里了解到的情况,认为只要留两层就足够了。但徐兴兵凭借经验,觉得两层远远不够,并及时向客户给出了专业建议。然而,由于客户的坚持,在施工过程中便只能按照客户要求来操作,不过,徐兴兵还是在施工时预留了一些额外空间,以便后续进行整改。“后来客户发现果然还是需要装三层,我就又帮忙补上了。”

    在徐兴兵看来,一个好木工应该追逐变化,拥抱变化,如果只是墨守成规,即使拥有好的技艺,最终也难免被淘汰。“木工做了这么多年,做的项目少说也有不下于500个了,但是我还是觉得没做够。”

    成就感从何而来?

    苑彦举会每天骑着电动车,奔忙于北京的老胡同与高楼大厦之间。

    作为贝壳旗下被窝整装的售后管家,他的工作是在手机系统里查看工单,然后带上工具箱,到客户家中,上门解决装修交付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在苑彦举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特殊客户。有些是年迈的老人,可能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感到孤独,有时候他们的报修问题并不复杂,可苑彦举和他团队却愿意多花些时间去倾听老人们的心声,给予帮助,甚至在解决完问题后,还会多陪陪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

    苑彦举来自河南濮阳,这是他在被窝整装工作的第三年,妻子和一双儿女都还在老家。他每两天就会和家里视频通话一次,偶尔也会和家人聊聊工作上的事儿,比如 “客户家里遇到了哪些问题,又是怎么帮客户解决的”。



    苑彦举每天会到不同客户家中,上门解决装修交付后遇到的各种问题。

    虽然工作中也有时会遇到委屈,但他选择“报喜不报忧”。在他看来, 要是能站在客户的角度换位思考,就能更理解他们的心情,很多事情处理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苑彦举提到,这份工作收入稳定且有保障,所以得到了家里人的认可与支持。但对他而言,更大的意义不仅仅是养家糊口。“哪家水龙头坏了,或者哪家漏水了,当我们及时上门帮客户把问题解决掉的那一刻,真的会由衷地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

    和苑彦举一样,齐见雨对工作的认同与成就感,除了收入以外,更精确地体现在诸多细节场景里:平均每年走入一百个家庭安装柜子。

    37岁的齐见雨来自湖北,如今一家人在浙江宁波工作扎下了根。现在,他是圣都宁波的高级安装工程师,父亲则是他工作中的“搭子”。

    在家装行业,通常有句俗语,“三分靠生产,七分靠安装”。安装服务是家装完成的“最后一公里”。但并不是把产品拼装好就这么简单,这里面也藏着许多“门道”。

    “安装包含复测、切割、清洁、自检等十多个环节,每个环节环环相扣。”齐见雨以切割举例,定制产品的材料数量都是可丁可卯的,每一次切割都需要精准测量、一步到位,每个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靠的都是十年如一日经验的累积。



    定制产品的材料数量都是可丁可卯的,齐见雨在工作中看似简单、一气呵成的动作,靠的都是十年如一日经验的累积。

    而除了操作本身对技术和精确程度的要求,安装的难点还在于如何让客户满意。“客户在规划阶段的想法是一回事,等到客户看到实际效果后,可能又会有一些新的想法。”

    “我们干的都是小活,不算什么大事,但只要把这些小事情做到极致,行业就会越来越好。”齐见雨说。

    有故事的房子里,也有家装人的情感

    作为一名家装设计师,去客户家中量房是刘花工作开始的第一步,也是刘花与客户故事的起点。今年27岁的刘花是贝壳上海大区虹口一店经营一部设计师,之所以选择进入家装行业,最初是受到做木工的父亲的影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如今的她对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设计师就像一位量身定做的裁缝,为每个家庭打造他们梦想中的空间。”刘花说,每一个房子里,都装满了居住人的故事与情感,设计师应力求将居住人的情感与需求融入其中。

    她曾遇到一位特殊的客户——一位老人带着一个行动能力受限的孩子。老人听力不佳,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也未曾去过公司的展厅。聊天过程中,尽管客户对装修的具体需求表达不多,但是刘花意识到,他们没说出来的话,肯定更重要。

    “在设计中我不止要考虑适老功能性,还希望老人感受到美观与尊重。”刘花举例,比如隐形扶手的设计,看起来美观大方,实际解决了老年人的起身安全、防摔倒问题;考虑到孩子还小,按照成年人轮椅的尺寸,预留出了通道空间。



    刘花在和客户沟通中。

    最终这次房屋的翻新,远超客户预期。刘花说,从事家装设计师七年来,服务过上百个家庭,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哪怕装修过程中偶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但更多时候是客户的认可。“装修对任何家庭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我们一定是做的最全,既是初心也是良心。”

    房子对于每个家庭的意义不言而喻,对于那些和房子以及家装有关的故事,吴大伟同样有着深切的触动。

    今年34岁的吴大伟,是合肥圣都一名90后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的整体落地,包括材料安排、工人安排、现场施工管理和客户沟通。此外,还涉及多个工种和各方面的协调。

    从业13年之久,吴大伟负责的项目多达300多个,其中200多个项目是在合肥圣都执行的。在参与一线家装的过程中,吴大伟见证了合肥这座城市的成长,也见证了合肥年轻一代人生中的无数大事。



    在参与一线家装的过程中,吴大伟见证了合肥这座城市的成长,也见证了合肥年轻一代人生中的无数大事。

    “我的一个客户,从买第一套房子就是找我装修的。在那套房子里,他完成了结婚、生子等重要的人生大事。等我再回访的时候,他的孩子都可以打酱油了。”吴大伟说,我们做的是一件简单的小事,但一想到客户在我们装的房子里完成了那么多重要的人生大事,这感觉很棒。

    在更多城市大街小巷,每一栋拔地而起的建筑中,在有关于“家”的梦想里,都离不开家装人的奉献与扎根。

    为更好促进家居家装消费,守护人们对美好家居的向往,在新华网联合贝壳推出的《整装最美工匠》视频栏目里,就对那些身处家装一线,默默奉献、技艺超群、敬业守正的匠人们进行了挖掘和表彰,上述提及的六位家装人,正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如今,家装行业中的年轻用户群体日益壮大,年轻人对家装的需求也愈发多元化和个性化。对于新一代消费者而言,随着行业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装修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名词,也开启人们对品质生活、美好生活追求的更多想象和可能。

    本文图/《整装最美工匠》视频栏目

    作者:谨言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收藏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QQ|Archiver|小黑屋|海宁人网【官网】 ( 浙ICP备2021025514号-4 )浙公网安备 33048102000940号

    GMT+8, 2025-8-13 23:13 , Processed in 0.087158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