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24-4-3 00:20:36
|
查看: 1582 |
回复: 0
【浙江乡村讯】“虾王”“虾后”争霸、特色美食品尝、富农产品展销、群众文艺演出……10月14日,为期两天的2023中国农民丰收节海宁庆祝活动暨斜桥镇第二届澳龙小镇龙虾节、斜桥镇首届美食文化节拉开帷幕,丰富多彩的农、文、旅融合活动闹热丰收节,绘就一幅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
今年以来,我市围绕“转型升级、高质高效”,迈出产业发展新步伐。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超37万亩,成功举办2023世界花园大会、农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农业经济开发区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北大荒种薯南繁基地等项目建成投产。围绕“城乡和美、宜居宜业”,绘就千万工程新画卷。全域未来乡村数字化平台入选全省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数据对接试点名单。围绕“强村富民、共建共享”,掀开共同富裕新篇章。第八轮“强村富民”计划市级抱团项目顺利开工,入选全省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县、全省共同富裕堵点难点问题“揭榜挂帅”中榜单位。作为2023年海宁庆丰收主场活动举办地,斜桥镇近年来积极探索与改进“稻虾共作”新型生态种养模式,并通过“政企院校村”合力共建,闯出了一条增收致富新路子。如今,位于斜桥的“稻虾共作”产业田,已然成为人人心目中的“致富田”“共富田”。目前,斜桥镇“稻虾共作”总体规模达到2200余亩,亩产效益突破万元,惠及农户543户。
开幕式上,斜桥镇发布稻虾共作共富工坊年度帐单,并为祝东、光明、仲乐、新农4家优秀稻虾共作共富工坊颁发证书。近年来,斜桥镇党委聚焦聚力共同富裕,以“红链共富”品牌为抓手,积极推进村社与“稻虾共作”产业合作,打造“1+1>2”的共富平台。截至今年,斜桥镇稻虾共作共富工坊已挂牌成立7个,逐步形成集群效应。
伴着稻香,此次活动的主角——澳洲淡水龙虾已经陆续“蹦”上市民的餐桌。那么,哪一家养殖基地产出的澳龙品质最高?活动现场,一场“虾王虾后争霸赛”激烈打响。来自全市各养殖基地的澳龙“虾”路相逢,一个个体格健壮、反应敏捷、色泽光亮,挥动着红色的大钳,如同威武的斗士。经过紧张刺激的角逐,最终,来自斜桥镇赵云龙稻虾共作基地的公虾和来自斜桥镇鑫澳家庭农场的母虾分获“虾王”“虾后”称号。
斜桥镇美食文化源远流长,斜桥榨菜、三联肉皮、庆云千张、乐农冬菜等都是市民餐桌上的“常客”。如今,稻虾米、澳龙等在“虾稻共作”农业模式的推动下获得市民广泛青睐。此次在斜桥镇首届美食文化节现场,还设置了25个农产品展销摊位、32家美食商家、6家后备箱集市点,慕名而来的市民和游客在品味人间烟火的同时,尽情感受斜桥强大的餐饮消费潜力。
当天,除了斜桥镇,海宁经济开发区、海昌街道分会场也传来一个好消息:海宁北部全生物降解材料中心项目正式签约。据了解,海宁北部全生物降解材料中心,用地约25亩,总投资约 7560 万元,新增生产车间及配套用房约 22000 平方米,产能将达到36000吨,将在中科院理化所的技术支持下,进行农业秸秆、树枝等废弃物处理。
作为海昌街道双山村的共富项目,海宁北部全生物降解材料中心将由浙江绿美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与双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成立合资公司建设运营。将采用“集体+村民”的模式与绿美景开展合作,保障村民每年都有固定的分红。同时,项目落地后还将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村民收入来源。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新征程上,我市将对标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战略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引导、加大投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力量,让农业有奔头、农民有赚头、农村有看头。
-END-
免费发布、查看便民信息
一起来评论区留言吧! |
海宁人网免责声明
1、本主题所有言论和图片等均受到法律约束与保护。
2、帖子作者须承担一切因本文发表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3、本帖部分内容转载自其它媒体,但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本帖侵犯到任何版权问题,请立即告知本站,本站将及时予与删除。
5、系统管理员和版主有权不事先通知发贴者而删除本文。
|